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党刊《行动报》7-8月号刊登了我所吕元礼教授应约撰写的“Singapore showe the way”一文。该文在该党党员中引起关注和反响。文章大意如下: 首先,文化原因使得中国借鉴新加坡自然而然: 一是领袖思维相近,如邓小平主张“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李光耀强调一切以行得通为原则,二者都是实事求是。立足于实事求是的改革开放,便乐于借鉴新加坡务实得来的经验。 二是政党作风相通,中国共产党与人民行动党都有革命党背景和社会主义取向。新加坡议员接见选民、行动党支部办幼儿园以及行动党总部的低调、简朴,让中国共产党人感到亲切。 三是政治传统相似。西方视政府为必要的恶,其目标是有限政府,其理念是“最好的政府,最少的干预”,其角色是守夜警察;东方视政府为必要的善,其目标是强大政府,其理念是“最好的政府,最多的关爱”,其角色是操心父母。新加坡政府类似于操心父母的政策举措,容易被同具东方传统的中国接受。而新加坡强调“劳资政共生”所体现的通过协商达成和谐,也与西方通过对抗达成平衡不同,却与中国相似。 其次,现实原因使得中国借鉴新加坡势有必然: 一是新加坡提供了最不坏的方式。最好是经济民主同步,如西方,但西方的现代化是自然发展的进程,容易同步;中国的现代化是赶超式,难以同步。最坏是先民主后经济,如苏联,最后导致国家解体;最不坏是先经济后民主,如新加坡,经济上去了,民主也逐步跟进。 二是新加坡提供了较可行的范式。中国共产党强调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三者统一,民主的发展方为可行。新加坡一党长期执政,似乎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新加坡有大选和政党竞争,也体现了一定程度的人民当家作主;新加坡法纪严明,更体现了依法治国。新加坡似乎将中国共产党所强调的三者统一实现了。 三是新加坡提供了很诱人的成就。廉洁、高效、和谐,是新加坡最大亮点,也是中国最迫切目标。 最后,模式原因使得中国借鉴新加坡理有固然: 一是新加坡提供了成功模式,如安居工程、城市绿化、反腐倡廉等模式。 二是新加坡提供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模式。中国过去是单位社会,未来走向是公民社会,今天则强调党和政府领导下的基层群众自治。新加坡政府主导下的基层组织,便于中国借鉴。 三是新加坡提供了结合模式,如负责任的新闻自由、“社会为先”与“尊重个人”相结合的共同价值观、“托管式民主”等,都是东西方结合的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