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
Http://www.ccpri.com
 

《南方日报》2009年7月28日发表“向新加坡学什么?”的专访

 

    向新加坡学什么? 
 
     
    在《新加坡为什么能?》一书中,有一章“以文化人:构筑和谐社会的价值基石”,写到新加坡如何倡导、弘扬儒家核心价值观。新加坡有什么样的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 
 
    背景相似 传统价值观与西方文化冲撞 
 
    记者:新加坡倡导、弘扬儒家核心价值观,在当时有着怎样的背景?其时代背景和广东是否有相通之处? 
 
    吕元礼:新加坡在1980年代经济得到很大发展,英语的通行也使其接受了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元素。与此同时,东方的传统逐渐被丢掉。东方文化强调责任、家庭,西方文化更多地强调自由、个人。这与目前广东的现状有一定的可比之处。广东的经济发展处于全国前列,沿海的区位特点和市场经济的先行发展,使人们对西方思想也有所接受,在传统价值与西方文化之间还不能正确地把握。 
 
    可资借鉴 提升文化软实力注重传统保留     
 
    记者:对广东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何借鉴意义? 
 
    吕元礼:广东要提升文化软实力,在近海、市场化较早的大环境下,更需要注重文化传统的保留。现在我们通常认为保守是一个贬义词,是不好的,但传统文化中日积月累留下来的东西,丢掉了不是很可惜吗? 
 
    新加坡是很注重保守传统的,但是保守不是指不改革,新加坡模式在继承和改革上做到了三点:保留英国合理的制度规范、继承优秀的中华传统、学习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我们去新加坡的时候,很多时候是去寻找一种传统的东西,这种传统既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也包括我们中国共产党革命时期艰苦朴素的传统。 
 
    具体做法 在坚持核心价值和顺应潮流中做到平衡     
 
    记者:在具体的做法上,广东可以学习新加坡什么? 
 
    吕元礼:在具体的做法上,我觉得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应包含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回归传统,应该上升到哲学高度。中国已有的儒家体系就是一个现成的价值教育体系,儒家伦理是可以安身立命的。第二,就是要顺应人心,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三,家庭是社会的基石,回归传统,要落实到家庭。 
 
    记者:在当今社会各种价值观的冲撞下,如何在坚持核心价值和顺应潮流中做到平衡? 
 
    吕元礼:从另一个角度解读新加坡模式,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天地人和,即注重天、地、人三道———坚持价值永恒的天理,顺应世俗社会的人心,立足现实时空的实地。一方面,必须坚持核心价值,但另一方面,在形式上则需要顺应潮流。 
 
                                                   专题撰文(除署名外):本报记者蒲荔子实习生柯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 流量统计 | 管理登录  

粤ICP备05077604号

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 版权所有

地址:深圳大学 文科大楼四楼  电话:0755-26958062

网站维护:黄杰、周旺辉  ;网页设计:黄杰、涂春光、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