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
Http://www.ccpri.com

 

公共服务:政府建设的本位与方向

  作者:陈家喜 合作者:无
  刊物名称:深圳特区报 期号:2013年7月16日     

全文链接 
http://sztqb.sznews.com/html/2013-07/16/content_2551778.htm 
 
公共服务:政府建设的本位与方向  
  
陈家喜  
  
 
  
■ 陈家喜 
 
据近日公布的《中国城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评估报告》,深圳在全国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的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测评中位列第六;排在前三甲的城市为广州、南京和宁波。 
 
从调查数据来看,深圳在好多方面是处于领先地位的。但是也要看到,相对于总分位居前列的广州等城市,深圳还有许多不足,集中体现在公共服务的需求识别能力,如政务微博数、粉丝量,官方论坛回复以及举行民生问题听证会的比例等。这一指标也恰恰是该评估报告的亮点之一,将公共服务的需求识别渠道和政府学习成长能力纳入评估的核心指标,而非单纯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公共服务的需求识别,实际上体现的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建设责任政府和服务政府的必然选择和未来趋势。然而,必须指出的是,单纯地使用互联网这一新媒体来衡量政府服务的需求识别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实际上,网络信息的杂乱、放大与扭曲现象已广为人知,而在基层社区居民中,不上网不“灌水”的大有人在。该项测评中,深圳在政务微博建设和网络空间中官民欠缺互动方面失分较多。但与此同时,根据笔者的观察,近年来深圳也在不断探索社情民意表达的各种渠道,并尝试将其转化为政府的决策来源,如开展“两代表一委员”(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社区收集民意,设立“民意表达工作室”、“社区议事厅”、“党员会客厅”,开设网络问政平台等等,只不过这些渠道并未纳入上述评估报告的考察范围,是为缺憾。 
 
公共服务是政府的本位。美国学者登哈特夫妇提出,政府的职责在于“服务,而非掌舵”;公民才是政府的真正主人,而政府的首要职责就是基于共同利益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基于此,深圳在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方面,尚需加强三个能力的建设: 
 
一是提升社会公共需求的汲取能力。政府既要注重挖掘体制内的组织资源,也要充分发挥基层社会组织、公民团体和非政府组织在利益表达上的积极功能,把老百姓最关切、最需要的公共服务需求收集上来,转换为具体的服务项目实施下去。同时,探索建立政府公共服务的社会评价机制,形成政府公共服务的反馈循环和改进学习机制。 
 
二是提升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政府应当根据公共财政的增长幅度,按比例增加政府在公共服务和民生实事上的经费投入,实现公共服务能力的稳步增长。同时,注重公共服务的平衡发展,尤其是要注重原特区内外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以及户籍与非户籍公共服务的均衡化,公共服务向欠发展地区和弱势群体适度倾斜。 
 
三是提升公共服务的学习能力。政府应当不断创新公共服务的方法,将一些发达国家成熟的服务供给方式,如市场机制、服务外包、部门竞争、公私合作、社区自治、公众参与等方法引入公共服务的供给过程,提高公共服务竞争性、参与性和透明性,进而来确保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作者系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副所长)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 流量统计 | 管理登录  

粤ICP备05077604号

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 版权所有

地址:深圳大学 文科大楼四楼  电话:0755-26958062

网站维护:黄杰、周旺辉  ;网页设计:黄杰、涂春光、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