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问题与主义 学人社区 聆听学术 研究通讯 成果展示 研究生培养 项目管理 本所建设 站内检索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 >> 信息公告

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009年第2期(总第14期)

 

2009年6月

  会议综述  
    探索社区和谐的治理之道——第七届中国政府创新论坛会议综述  
  信息通报  
      1.《中国社会科学院报》发表我所关于“南山区社区治理”的文章  
      2.南都公众论坛举办“中国为什么爱学新加坡”讲座  
      3.《香港特区公共管理模式研究》公开出版发行  
      4.汪永成教授参加国务院研究室有关粤港澳合作座谈会  
      5.我所召开政治学理论教材“政治选举”一章的审稿会  
      6.我所汪永成教授专著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7.《南风窗》2009年第11期和12期分别刊登吕元礼教授等所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运作揭秘》(上)(下)  
      8.吕元礼教授赴新加坡考察  
      9.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美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郭苏建博士应邀来我所发表学术演讲  
      10.中共中央党校《理论动态》发表我所对深圳市南山区和谐社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11.《利益主体组织化、利益组织政治化趋势与政府能力建设》出版  
      12.汕头大学地方政府发展研究所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  
      13.王浦劬教授主编的《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政治学卷)》出版发行  
      14.汕头大学举办“2009年公共管理与地方政府发展论坛”  
      15.我所汪永成教授被认定为深圳地方级领军人才  
      16.《龙狮共舞:邓小平访问新加坡三十周年论坛纪实》一书出版  
      17.中德法治国家对话第九届法律研讨会在深圳召开  
      18.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举办新加坡经验讲座  
      19.珠海文化大讲堂举办“新加坡为什么能?”讲座  
      20.吕元礼教授的《新加坡为什么能?》在中国引起重要反响  
      21.中共上海市社会工作委员会举办“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专题培训班  
      22.汪永成教授顺利通过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结题验收  
      23.“第七届中国政府创新论坛:和谐社区与基层党建——南山模式及启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24.美国国务院地区谈判办公室官员访问我所  
      25.张涛教授撰写的论文被《复兴之路——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收录  
     
 
 

 

     
 

探索社区和谐的治理之道 ——第七届中国政府创新论坛会议综述

陈家喜

 

 

    2009年3月28-29日,“第七届中国政府创新论坛:和谐社区与基层党建——南山模式及启示”学术研讨会在深圳海景奥斯汀酒店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深圳大学新加坡研究中心共同主办。参加此次会议的有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国家行政学院、中共中央编译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求是内参》、《党建研究内参》、《学习时报》、《理论动态》、《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的负责人。此外,来自新加坡的国会议员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的学者也参与了此次研讨会。 与会专家围绕深圳市南山区和谐社区建设的实践与启示,“南山模式”的创新性与扩展性,社区党建、基层民主、地方政府创新等诸多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一、构建和谐的“南山模式”

    近年来,为了化解不断上升的物业纠纷、业主维权与社区矛盾,深圳市南山区开展了和谐社区的创建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获得了第四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中共深圳南山区委书记叶民辉将这些创新实践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构建“一核多元”的治理结构。通过整合社区党的组织资源,南山区在社区各类组织,如业委会、物业管理、农城化股份公司、老年协会、民营企业、社区居委会等成立党支部,在此基础上再成立社区党委(党总支),从而形成“一核”(社区党委)“多元”(业委会支部、物管支部、农城化公司支部、民营企业支部等)的治理结构。在这一治理结构下,社区党委(党总支)充分发挥了协商社区矛盾,化解利益纠纷中的作用。同时,还动员社区里的党员和公职人员去竞选业委会、居委会成员,通过他们来领导社区和代表民意。二是引导社会组织发展,实现社区治理公共化。具体包括:在街道和社区推广人大代表工作室和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探索人大代表联络员的沟通协调功能;培育各类社区关爱组织,把中小学生和老人组织起来,成为社区关爱的主力军。三是培育居民社区意识,实现社区发展自治化。如桃源街道龙光法律工作室试行把信访、调解和司法服务三合一;蛇口街道实行“一格三员”机制建立社会监督网络,起到监督党和政府运作的平台作用。最后,叶民辉明确指出,南山区和谐社区建设探索,除了坚持一个建设目标——“六好十无两满意”和党的领导原则之外,始终强调因地制宜,各个社区自主创新,并没有固定统一的模式。
    围绕南山和谐社区建设的探索实践,与会学者就“南山模式”的内涵及特点进行了的探讨。中共中央编译局何增科教授将“南山模式”概括为“两个创新”——在社区内实行党对社会领导方式的创新和人大代表履职机制的创新。一方面,南山区通过实行党员的属地化管理和三个“全覆盖”,把各种类型的党员纳入党组织的管理体系中,解决了移民党员的管理问题和社区党组织的建设问题;另一方面,南山区通过街道和社区的人大代表工作室和人大代表联络员制度的设计,为代表履行职责提供良好的平台,使各种民意诉求得到有序的释放,解决社区居民利益有序表达问题。南山区通过这两种机制创新,党员、公职人员和人大代表进入社区,同时社区民间舆论领袖进入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促进居民、人大代表、党委政府的互利共赢。民生问题由于民意表达渠道的通畅而得到较好的解决,行政纠纷和劳资纠纷逐年下降,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南山区在和谐社区建设创造了“双向进入、良性互动”的官民关系模式。
    复旦大学林尚立教授认为,“南山模式”    实际上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它所展示的内涵就在于有效整合政党、政府、市场、社会等诸种力量,切合地区社会结构特点进而创造出有效的治理模式,解决本地的特定问题。从“南山模式”的具体经验来看,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政党的社会化,即政党平铺到社会,不是高于社会之上。第二是社会的组织化,社会成员被充分地组织动员起来。第三是参与的机制化,既包括社区居民参与到政治系统和决策系统中去,也包括现有政治组织也参与到社区当中。四是治理的多元化。五是模式的多元化,“南山模式”的社区治理机制的创新就在于是根据自身特点进行组合,因地制宜组合形成的治理模式。
    深圳大学黄卫平和陈家喜则将“南山模式”解读为嵌入、吸纳和参与三种治理机制的创新。嵌入就是激活社区里的政治组织资源,让他们在社区代表民意,整合利益。“十百千万行动”,“社区凝聚力工程”以及“和谐企业工作室”都是嵌入的典型做法。吸纳是创设群众利益诉求反映的机制和渠道,将社情民意吸纳到党和政府的决策体制中来,实现利益表达的制度化。吸纳的做法包括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的设置以及社区民意恳谈会的推广。参与就是构建居民参与的平台和机制,培育社区居民共同意识,形成和谐的邻里关系,如南山区开展了特色社区文化和“爱心驿站”活动。

二、比较视角下的“南山模式”

    南山区和谐社区建设是基于深圳特定的经济社会结构,这一探索与其他地方的实践相比,又有哪些差异?对此,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沐博士将新加坡的社区中心与南山区和谐社区建设做比较,发现二者有许多相似之处。新加坡的社区中心作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和新加坡政府联系公民的中介,发挥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向居民提供各种服务,把居民的心愿向执政党和政府反映;二是把政府的政策向居民传达。社区中心的领导组织也颇有特色,它由人民协会领导的,由现任新加坡总理等15个人组成董事会、副总理负责日常管理,跟新加坡政府既有结合又有距离。杨沐博士将新加坡社区中心看成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采用“嵌入”方式跟人民联系起来的一种机制。
    深圳大学新加坡研究中心主任吕元礼教授,则更为详尽地对比了新加坡与南山区在构建社区和谐上的诸多实践。他从三个层面做了比较:一是新加坡国会议员接访选民与南山区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新加坡国会议员利用业余时间区接访选民,倾听意见,增强民意支持度;南山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则是借助于人大代表联络员发挥人大代表的经常性作用。二是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无处可见,无所不在”与南山区共产党员“亮出身份”。人民行动党先后塑造了人民协会、民众联络所、公民咨询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等一系列基层组织机构,人民行动党的党员成为这些基层组织的主要成员。这样,基层组织实际上处在行动党掌控之中,基层组织为民服务,也就是行动党在为民服务。南山区通过让社区里的党员“浮出水面”,竞选业委会等组织成员,实际上与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处。三是新加坡社区基层组织与南山区社区群众组织。新加坡的社区有各种基层组织,如公民咨询委员会、民众联络所、俱乐部管理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民防协商委员会等,这些基层组织得到政府资助,从事社区服务事务,如经营老人乐龄中心、退休人员俱乐部、儿童音乐绘画班等,从而发挥了沟通政府与民众的功能。南山区也成立了各种老年协会、爱心驿站、社区科技协会等组织,它们成为凝聚社区意识,培育社区参与精神的重要平台。通过社区组织的联谊活动,增强了社群的和谐。
    中央党校祝灵君副教授则将“南山模式”与北京东城区、新疆伊犁、四川南充等地社区治理实践做了对比。他指出,北京东城区注重发动民间组织的力量,新疆伊犁的特点是政府主导型,四川南充则采取了派遣大量公职干部到社区主动解决问题的方式,而南山区采取的是多元协同治理模式。来自城市社区建设协调平台的李利亚女士则介绍了北京石景山区天翔社区培育社区组织的试验。该社区是一个弱势群体聚集的地区,为了促进社区居民组织的发展,她们通过项目资助的形式让社区组织逐渐成为关心社区公共事务、互助公益的组织,同时培育社区居民之间的信任度。来自四川成都的常光洁女士交流了成都党员援助服务中心的做法。这一中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政府财政提供经费,救助弱势群众中的党员,提供小额贷款,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三、和谐社区建设中的政党、政府与社会

    与西方国家的社区发展相比,中国的社区建设始终离不开政党和政府的作用。在和谐社区建设过程中,如何发挥政党、政府、社会等各方力量?复旦大学林尚立教授提出,社区治理需要发挥政党和居民两方面的力量。一方面,社区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会空间,执政党如果不去介入和占领,就会被边缘化,这时可能就需要成本更高的政府介入。而从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角度来看,居民相互团结很重要,尤其是在一个外来人口居多的社会结构下如深圳,外来居民、户籍居民和原住民之间的团结面临很大障碍,这需要政党发挥整合功能,促进居民之间的团结和组织之间的合作。
    北京大学燕继荣教授也认为,特殊的社会结构可以为党和政府提供了发挥作用的土壤,即在一个利益多元化而组织程度低的社会结构中,要求执政党和政府发挥组织社会的功能。然而这一作用的发挥也需要党和政府理念的转型,“南山模式”恰恰体现了这种转型,它们采取了公共精神和民主治理的原则,重构了一个有组织的熟人社会,实现了社会资本的积累,促进了社区和谐。
    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教授认同社区自发生长的观点,并列举了广东城中村的例子。虽然处在城市中间,但是城中村的土地归集体所有,集体经济较为发达,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权力高度重合的城中村治理结构。村长、村支部书记、公司董事长,以及村里的族群代表往往是同一个人;传统血缘、地缘、族群权威,政治、行政和经济权威也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但是城中村却由此实现了善治。因此,他指出,社区的自然生长需要一个前提条件——熟人社会,而在由众多移民构成的城市陌生人社会,社区将最终解体。同时,他也对社区建设的缘起,公民社会的成长以及社区认同等方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指出,由于单位解体,居委会力量的薄弱,使社区建设成为必要,随后出现探索“一站式服务”的“天津模式”,以社区卫生服务为龙头的“济南经验”,以及企业参与社区建设的武汉“百步亭模式”等。随着社区建设的深入,国家必须重视基层公民社会的培育,培育社区自治的能力;必须增进居民社区认同和社区归属感,为社区利益协调、矛盾化解提供精神层面的良方。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马宝成指出,可以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解读“南山模式”。与深圳社区治理的另一项改革——“盐田模式”相比,“南山模式”的探索更进一步。“盐田模式”进行“居站分设”的改革,通过设立社区工作站使政府职能延伸到社区,同时还原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属性。相比之下,南山区开展的“十百千万行动”,不仅将政府的触角延伸到社区工作站,而且还进一步延伸到每个楼栋,每个单元。通过这些党员和公职人员来发挥作用,从而形成国家与社会相互合作、相得益彰的格局。
    天津师范大学马德普教授则关注了“南山模式”的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尊重公民的合法权益,积极回应公民的利益诉求,是保障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应该遵循的基本理念,尤其是西部通道侧接线建设过程最为典型。二是与居民密切联系的社区党组织是沟通政府与居民的有效桥梁。通过开展“十百千万行动”,党员在家门口站出来,“亮出了身份”。
    中央编译局王勇兵博士从政党转型视角观察“南山模式”。他指出,政党转型不仅包括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型,也包括政党组织自身的转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结构类似于一种“行政党”。党的组织从公民社会中产生,是公民社会和国家的桥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政党结构的变革,党组织由公民社会组织向国家游离,并依赖于国家资源生存,由此丧失了作为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桥梁的功能。“南山模式”激活了社会中的政党组织,把分散在公民社会中的党员组织和动员起来,打通了公民社会中的政党组织跟国家政党组织的阻隔。从这个角度来说,“南山模式”通过执政党的组织渠道,探索了国家与社会的联系通道。
    深圳大学邹树彬副教授则以南山区人大代表履职机制的创新实践解析了政府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他指出,南山区创设了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室),是社区层面人大代表联络选民的平台,也展现了政府、人大代表、选民和人大代表联络员之间的复杂关系。南山区人大代表联络机制的创新有两种类型:一是政府推动型,如招商人大代表工作室,其特点是政府“送人大代表”进社区,其特点是人大代表依托社区工作站定期接访群众,但是人大代表的积极性并不高。二是民间自发型,以月亮湾人大代表联络站为典型。当社区出现矛盾和纠纷时,社区居民希望人大代表能够帮助他们呼吁,实现利益表达。于是社区居民中的积极分子充当联络员,主动邀请人大代表到社区调研问题,集中诉求,向政府反映。

四、“南山模式”的创新及其价值

    与会学者还就“南山模式”的创新价值、宏观意义及其持续性和拓展性等诸多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第一,“南山模式”的创新性何在?北京大学燕继荣教授认为,“南山模式”创新主要体现在政府转型、政党转型与社会转型三个层面。一从政府转型来看,它贯彻了一种公共事务、公共治理的精神;二从政党转型来看,它表明在利益多元化而组织程度又比较低的地方,执政党的组织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三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它用公共精神和民主治理的原则,重构一个有组织的熟人社会。南山和谐社区的探索也可以印证,在既有框架制度下,可以通过基层社区的治理创新,为中国政治发展和政府改革寻找到新的空间。
    第二,“南山模式”的价值。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王浦劬教授指出,“南山模式”可以理解为宏观的国家治理方略,即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在微观社区的具体实践。它的价值就在于发掘和提升体制内的资源,在原有体制基础上进行新的体制创设。而“南山模式”所展现出来的“多元共治”是多元复合型的共治,即公民关心的是公共利益及其实现的问题,个人权利是在公共利益实现的前提下考虑的,公民具有强烈的参与精神。这种微观治理模式的创新也具有宏观的意义,即中国未来的政治发展路向可以选择“公民共和”而非纯粹的西方民主模式。
    《学习时报》总编辑周为民从三个层面概括了南山的创新实践。首先,“南山模式”及经验说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社会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自我管理、自我协调、自我组织的机能正在发育成长。其次,南山的经验还体现在对基层民主的推进方面,长期以来,关于中国民主化的问题尽管有诸多讨论,但是这些争论往往集中在一些终极目标,宏观原则方面,并最终流于口号层面。民主的推进需要民主的实践,南山区和谐社区建设,进行了基层民主的探索,实际上就是让民众学习民主规则,训练民主技能,提高民主素质的过程,从而使民主成为切实可行的。在社区层面,“群众开始当自己的家,作自己的主”。第三,南山和谐社区是适应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推进党建的一种探索和尝试。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党,一定要顺应在新的发展阶段上的大趋势,来调整和改革自身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并集中体现为政党自身的现代化。
    《求是内参》主编张西立和《理论动态》副主编殷真都从党的执政能力解读了南山的探索。张西立认为,“南山模式”的社区治理创新是提升党在基层社会的执政能力,健全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举措。这一举措也是执政党在经济体制变革的强力推动下,主动进行社会治理结构的创新。殷真则认为,“南山模式”在坚持党的核心作用前提下,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促进社区和谐,从而也强化了党的执政基础。

    第三,“南山模式”的持续性与拓展性。包括深圳大学唐娟副教授,复旦大学陈明明教授、以及中共中央党校祝灵君副教授都注意到了“南山模式”的持续性和拓展性问题。陈明明指出,“南山模式”的形成得益于睿智的领导和社区精英的支持,但是如何避免“人走政息”的结局呢?关键是要激活原有的制度,比如居民委员会,把当前居民自治的做法纳入到制度的框架。与此同时,要培育一批社会精英,让他们在社区里面成为稳定秩序的力量。中共中央党校祝灵君副教授则认为,拓展南山和谐社区建设的经验,应当从四个方面努力:第一,社区党建应当采取两种机制:平铺化的方式将党组织嵌入到社区组织当中;把社会力量吸纳到理性的表达渠道当中。第二,人大和政协这样的机构进入社区,发挥作用,从而为人大和政协的活动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第三,探索公职党员和普通党员在社区中的作用,关键是如何发挥普通党建参与社区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回到目录

 
   

 

 
 

《中国社会科学院报》发表我所关于“南山区社区治理”的文章

 

 

    5月21日出版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报》发表了我所研究人员陈文等撰写的专题文章《吸纳与嵌入:党和政府主导与基层群众自治的双向互动路径》。同时还发表了有关“南山区社区治理”改革的“第七届中国政府创新论坛”的综述文章《以创新精神推动基层党建》。

 

 

回到目录

 
   

 

 
 

南都公众论坛举办“中国为什么爱学新加坡”讲座

 

 

    6月7日,我所吕元礼教授应邀在南都公众论坛举行了“中国为什么爱学新加坡”的讲座。讲座气氛热烈,互动频繁。6月8日、16日的《南方都市报》分别以“中国为什么爱学新加坡”、“三大理由支持中国学习新加坡”为题报道了这次讲座。

 

 

回到目录

 
   

 

 
 

《香港特区公共管理模式研究》公开出版发行

 

    由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陈瑞莲教授和我所汪永成教授合作完成的《香港特区公共管理模式研究》一书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该书是陈教授承担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港澳特别行政区行政体制和公共管理模式研究”的结项成果。

 

回到目录

 
   

 

 
 

汪永成教授参加国务院研究室有关粤港澳合作座谈会

 

 

    6月14日,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广东省港澳办在深圳召开了粤港澳合作专家座谈会,就落实《珠江三角洲规划纲要》中有关粤港澳合作的问题征求深圳专家的意见,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司长陈文玲、省港澳办副主任金萍和国务院研究室有关司、处领导参加了本次座谈。座谈会上,深圳社科院院长乐正教授、深圳社会主义学院院长谭刚教授、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郭万达教授、我所汪永成教授等深圳专家就粤港澳合作的战略定位、制约因素、突破口的选择、合作框架与机制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回到目录

 
   

 

 
 

我所召开政治学理论教材“政治选举”一章的审稿会

   

    6月9—10日,我所召开政治学理论教材中“政治选举”一章的审稿会。该教材是由俞可平教授主编的政治学理论教材,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我所黄卫平教授主持了其中“政治选举”一章的撰稿工作。我所黄卫平、张定淮、吕元礼、张涛、汪永成教授和中外政治制度专业的研究生邓杰文、林铿等参加了会议。

 

 

回到目录

 
   

 

 
 

我所汪永成教授专著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广东省人民政府日前发出《关于颁发广东省2006-2007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通报》,我所汪永成教授的《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政府能力现代化》获得一等奖。
    省政府的通报说,根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试行办法》,决定授予《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政府能力现代化》等29项成果广东省2006-2007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授予《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中的现代人生问题》等46项成果广东省2006-2007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授予《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理论与战略》等100项成果广东省2006-2007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本次深圳共有9项成果获奖,除汪永成获一等奖外;深圳报业集团社长黄扬略的《党报新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2月),深圳大学郁龙余、杨晓霞、刘朝华、汤力文、蔡枫的《中国印度诗学比较》(昆仑出版社2006年10月),深圳大学应飞虎的《权利倾斜性配置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深圳大学周林刚的《地位结构、制度身份与农民工集体消费——基于深圳市实证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4期),深圳大学沈金浩的《“一枝藤杖平生事”——宋代文人的杖及其文化蕴涵》(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获二等奖;深圳大学王兴国的《牟宗三哲学思想研究——从逻辑思辨到哲学架构》(人民出版社2007年2月),中共深圳市委党校孟伟的《日常生活的政治逻辑:以1998-2005年间城市业主维权行动为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6月),深圳大学周志民的《品牌关系指数模型研究:一个量表开发的视角》(营销科学学报2006年第2期)获三等奖。
    据了解,这是深圳大学首次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回到目录

 
   

 

 
 

《南风窗》2009年第11期和12期分别刊登吕元礼教授等所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运作揭秘》(上)(下)

   

     《南风窗》2009年第11期刊登我所特稿《一党独大,仍要随需而变——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运作揭秘》(上),2009年第12期刊登我所特稿《一党独大的人才保障——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运作揭秘》(下)。这是由我所吕元礼、黄卫平教授根据他们承担的一项调研课题相关成果所撰。

 

 

回到目录

 
   

 

 
 

吕元礼教授赴新加坡考察

   

    受邀参与“新加坡政治与治理”的课题研究,吕元礼教授于2009年5月17日-23日在新加坡进行调研考察。考察内容依时间顺序包括:
    访问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总部、访问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访问新加坡银行家谭蕾女士、访问新加坡工人党总部、与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人员进行交流、访问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并与馆长交流、观摩新加坡副总理黄根成先生接见选民并对黄副总理进行访谈、访问新加坡公共服务学院、参观新加坡国会、与行动党总部执行理事刘炳森先生和云南信息报王力记者交流、访问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学院、访问新加坡妇女行动及研究协会、访问新加坡政策研究院、访问新加坡武吉班让选区民众俱乐部。
    吕元礼教授指导的研究生杨伟、齐港也参与了此次考察活动。

 

 

回到目录

 
   

 

 
 

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美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郭苏建博士应邀来我所发表学术演讲

   

     2009年5月25日,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美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郭苏建博士,应邀来我所“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论坛”第51期发表了主题为“民主转型的理论与模式 ”的学术演讲,郭教授基于其对1900年以来128国家的民主转型的经验观察,在阐释西方学术界程序民主、实质民主以及中间理论有关民主界定的基础上,对民主转型与自由化、民主巩固等概念以及“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与前几波的区别进行了全面分析,认为民主转型主要有四种理论研究路径,即结构主义学派(即结构论)、精英战略选择学派(即过程论)、制度主义学派和政治经济学派,并对各个理论学派进行了分析和批评;系统地总结了民主转型模式,即政府主导的转型、体制外力量主导的转型、体制内外精英协定式的转型、国家外部干涉性的转型模式的特点。讲座后,郭教授还回答了我所研究生有关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提问,现场气氛热烈。

 

回到目录

 
   

 

 
 

中共中央党校《理论动态》发表我所对深圳市南山区和谐社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4月30日出版的中共中央党校《理论动态》1813期(旬刊),发表我所陈家喜博士等对深圳市南山区和谐社区建设的调研报告,题目是《嵌入、吸纳、参与:发挥党和政府在城市社区和谐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回到目录

 
   

 

 
 

《利益主体组织化、利益组织政治化趋势与政府能力建设》出版

   

    我所汪永成、陈文等合著《利益主体组织化、利益组织政治化趋势与政府能力建设》一书近日由重庆出版社出版。该书属于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学术文库系列。
  该成果是对中国社会利益集团问题的一项研究课题,全书共十二章,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大部分为第一章(导论),属于“立论”性质,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有关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概括和抽象,提出了本课题的基本观点:当前中国社会已经出现了“利益主体组织化”趋势和“利益组织政治化”趋势(简称“两种趋势”),这两种趋势对中国的政治体系和政治过程都将产生重要影响,中国的政治发展(包括执政能力、政府能力)必须理性面对这两种趋势。
  第二大部分为第二章至第四章,属于“理论分析”性质,分别从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三个视角对“两种趋势”的形成机理、特点、后果等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在进行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分析时,都对相应学科的有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回顾,因此,这一这部分也带有“文献回顾”性质。
  第三大部分为第五章至第九章,属于“实证分析”性质,分别从利益主体组织化、利益组织政治化的视角对当前中国的商会、工会、城市社区业主维权组织(业主委员会)、志愿组织、网络结社等问题进行研究。
  第四大部分为第十章至第十二章,属于“对策研究”性质,其中,第十章通过对中国历史上的利益主体组织化、利益组织政治化问题的研究,意图为应对当前的“两大趋势”从历史的角度提供启示;第十一章通过对“深圳市南山区人大代表工作站”这一案例的研究试图为应对当前的“两大趋势”从创新个案的角度提供启示;第十二章在上述两章的基础上,对“两大趋势”下中国政治体系(以执政党为例)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的思路进行了宏观的分析。

 

 

回到目录

 
   

 

 
 

汕头大学地方政府发展研究所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

   

    5月10日广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汕头大学地方政府发展研究所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王浦劬教授主持,陈振明、杜钢建、李平、黄卫平教授等出席会议,主要审议了汕头大学地方政府发展研究所作为广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发展思路和相关学术会议的规划等内容,并充分肯定了汕头大学地方政府发展研究所已经取得的成绩。

 

 

回到目录

 
   

 

 
 

王浦劬教授主编的《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政治学卷)》出版发行

   

    为总结我国高校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贡献和经验,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主编了《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共18卷,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2008年底出版。其中的政治学卷由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王浦劬教授主编。该卷充分肯定了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在我国地方高校政治学研究中的特色,特别是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乡镇民主研究”领域的贡献。该卷还多处介绍了我所黄卫平、张定淮、吕元礼、汪永成、谭功荣、唐娟、邹树彬、肖俊等研究人员的学术观点,我校相关专业的马敬仁,杨龙芳、徐道稳等学者的观点也有介绍。该著将我所主编的《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中国地方治理与政治发展实证研究丛书》列为“具有较高水准和广泛影响”的我国高校政治学代表性系列出版物之中,再一次提高了我所的学术显示度和社会影响力。

 

 

回到目录

 
   

 

 
 

汕头大学举办“2009年公共管理与地方政府发展论坛”

   

    5月11日由汕头大学法学院、医学院、地方政府发展研究所合作举办了“2009年公共管理与地方政府发展论坛”。论坛开幕式上汕头大学执行校长顾佩华教授致辞,介绍了汕头大学的发展。来自海内外的公共管理、政治学、法学、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学者10余人在论坛就公共管理(MPA)教学的发展、乡镇政府管理和创新、公共卫生管理与政策等议题发表了演讲。来自我国公共管理学、政治学界的学者王浦劬、陈振明、竺乾威、顾建光、沈荣华等出席论坛并讲演。我所黄卫平教授也在论坛作了题为“中国乡镇选举改革的回顾与展望”的发言。

 

 

回到目录

 
   

 

 
 

我所汪永成教授被认定为深圳地方级领军人才

 

    近日,我所汪永成教授被深圳市人事局认定为地方级领军人才并获得证书。根据《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认定办法》,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分为国家、地方和后备三级。

 

回到目录

 
   

 

 
 

《龙狮共舞:邓小平访问新加坡三十周年论坛纪实》一书出版

 

 

    《龙狮共舞:邓小平访问新加坡三十周年论坛纪实》一书于2009年4月由新加坡八方文化创作室出版。该书是今年1月17日在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举办的“邓小平访问新加坡三十周年纪念讲座”的纪实,该书由潘维、吕元礼、郑永年、黄卫平著。书中内容包括四位教授分别以“新加坡经验与中国的政治发展”、“中国为什么注重借鉴新加坡?”等为题所进行的演讲及其与听众的互动。

 

回到目录

 
   

 

 
 

中德法治国家对话第九届法律研讨会在深圳召开

   

    2009年4月27日至30日,中德法治国家对话第九届法律研讨会在深圳召开。中德法治国家对话是中德两国政府领导人为促进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全面发展而积极促成的。2000年6月,在朱镕基总理访德期间,中德在柏林签署中德法治国家对话协议,其标志性的活动之一是每年一届的法律研讨会。

    2009年4月27日上午在华侨城洲际大酒店召开中德法治国家对话第九届法律研讨会开幕式,开幕式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主持,国务院法制办主任曹康泰、广东省省长黄华华、深圳市市长许宗衡、全国人大法工委副主任信春鹰教授、联邦德国司法部长居普里斯女士、德国驻华大使施明贤博士、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学会会长和原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建伦女士、联邦德国劳动社会部莱尔施—门瑟国务秘书、联邦德国经合部迪特里希—雷曼司长等嘉宾参加。本届研讨会主体是“社会保险的法律制度与机制”。应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的专函邀请,我所研究员邹平学教授作为中方代表团成员参会,他参加了第三工作组“养老保险权益的司法保护”专题会谈和交流。

 

回到目录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举办新加坡经验讲座

   

    受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邀请,4月20日上午、下午,我所吕元礼教授分别为“宜兴市党政干部践行科学发展观、提高执政能力”专题研究班”和“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专题研究班举办讲座,讲座题目分别为“新加坡公共管理经验及其启示”、“新加坡廉政建设经验及其启示”。

 

回到目录

 
   

 

 
 

珠海文化大讲堂举办“新加坡为什么能?”讲座

   

    4月18日下午,珠海文化大讲堂举办“新加坡为什么能?”讲座,我所吕元礼教授向前来参加听讲的市民进行了演讲。当天上午,珠海特区报、珠江晚报记者对吕元礼教授进行了采访,采访内容和讲座内容分别在珠海特区报、珠江晚报发表长文刊登。

 

回到目录

 
   

 

 
 

吕元礼教授的《新加坡为什么能?》在中国引起重要反响

   

    我校新加坡研究中心主任、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吕元礼教授撰写出版的《新加坡为什么能?》一书,曾引起新加坡高层、媒体重要关注和高度评价。李显龙总理在国会发言点名介绍,为该书作序,接见作者;海峡时报、联合早报发表文章,认为该书“现在得到中国政治领导人、政府官员、学生和学者的广泛阅读”,“可说是近期最广受研究新加坡的中国学者引述的专书之一”。
    继上述国际影响之后,该书也在国内引起重要反响。根据公开发行的报刊、公开的政府网站发表的信息,其在国内反响如下:
    一、国内政坛反响
    1. 重庆市反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同志推荐本书为党员干部政治读物,重庆宣传部门推荐阅读本书,该市许多部门、区专门发文要求党政干部阅读、讨论本书,使本书成为热门读物,重庆兴起了学习、借鉴新加坡热潮。
    (1)重庆长寿报20090107期刊登的《走近新加坡 感受新风尚》说:“今年8月,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向广大党员干部推荐一本名为《新加坡为什么能》的书,再次让新加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近来,随着《新加坡为什么能》火爆面市,新加坡也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2)“中共重庆市长寿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关于开展阅读《新加坡为什么能》的通知”指出:“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薄熙来推荐的,吕元礼教授的治国理政力作《新加坡为什么能》这套书,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广受推崇。……在全区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阅读《新加坡为什么能》的活动,是建设书香长寿和学习型单位的重要内容,《长寿报》将开辟专栏刊登优秀的读书心得。”(重庆长寿实验一小网站刊登的“转发区教委开展阅读《新加坡为什么能》的通知”)
    (3)重庆长寿政府门户网2008年12月24日刊登的《隔海取经,长寿掀起“新加坡热”》一文指出:“今年8月份,吕元礼所著《新加坡为什么能》面世,该书一经面世,便在中国学术界和新加坡产生很大反响,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亲自为该书写序,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也将其作为近期的重点书籍向广大党员进行推荐。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在我区很多部门、街镇干部、公务人员的办公桌上,都可以看到这本书的身影。不少单位还把集中学习、讨论和自学结合起来,将该书纳入中心组学习内容。区委宣传部机关干部在认真阅读该书的同时,还积极撰写心得体会,深化认识。 许多机关干部在接受采访时认为,《新加坡为什么能》虽然讲的是社稷大事、政党治国,但实际上对区县干部、基层公务人员也很有教益,能够给大家带来工作理念、工作方式的启示,不失为一本好书。”
    (4)重庆机关党建网2008年8月18日发表的《市委组织部机关积极创造条件让干部职工“多读书、读好书”》一文说:“今年以来,部机关围绕构建温馨家园和打造学习型组织,积极为干部职工创造“多读书、读好书”的条件。一是……;二是致力于帮助干部职工开阔视野,为大家征订了《潮涌神州》、《新加坡为什么能》等书籍;三是……。”
    (5)中共重庆市北碚区水土镇教育管理中心总支委员会“关于在党员中深入开展‘服务科学发展观’读书活动的方案”中将本书列为“区委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推荐阅读书目”。
    (6)重庆市北碚林业局网站2009年3月17日发表的“关于引发《服务科学及发展读书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所附推荐书目将本书列为11本读物中的排名第二本。
    (7)中共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委员会“关于下发二00八年下半年《党组织生活安排》、《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安排》的通知”中,将本书列为“集中学习”的“学习篇目”。
    (8)重庆长寿政府网刊登2009年1月9日《“建设杯”征文启事》说:“《新加坡为什么能》一书近来在长寿刮起“思想风暴”,引起广大机关干部、公务人员的广泛关注和学习。为打造书香长寿,深化全区效能建设,长寿新闻中心社、长寿区建委、长寿乐至置业有限公司拟以《新加坡为什么能》学习热潮为契机,举办“建设杯”征文大赛。一、征文主题:结合长寿实际,叙写读后感、阅读心得,探讨新加坡为什么“能”、长寿如何取经于新加坡。二、征稿时间:即日起,至2月20日止。三、作品要求:文章内容积极健康,字数1000—1500字左右,原创作品。四、投稿方式及地址:1、网络投稿,请将稿件发至电子邮箱csnews@chinacsnet.com;2、邮局寄送地址:长寿区凤城街道向阳路11号8幢,长寿新闻中心社(收),邮编401220。来稿请留下详细通讯地址和联系电话,并在信封上注明“有奖征文”字样。五、奖项设置:共设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1名,奖金1000元;二等奖2名,奖金500元;三等奖6名,奖金300元;优秀奖20名。《长寿报》将开辟专栏,刊登优秀作品。未尽事宜由长寿新闻中心社负责解释。主办:中共长寿区委宣传部长寿新闻中心社主办协办:长寿区建委重庆乐至置业发展有限公司。” 
    (9)重庆长寿区人民政府网站2009年1月9日刊登的《<新加坡为什么能>的弦外之音》说:“吕元礼作为一个中国人来写新加坡,有一点中国人看新加坡的意思。从书名和字里行间来看,作者不仅仅是在写新加坡,而是在写儒家传统在当今信息时代的流变,在用一面镜子照中国。新加坡为什么能?看完此书后你就知道作者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了。我们不禁会反诘:新加坡能,中国为什么不能? 在这一反诘中会引人沉思,同时也给人信心,新加坡能,中国也一定能!”
    (10)重庆党建网发表《科学发展重在“变”》说:“当前,要让我们“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实效,就得结合实际在“变”中求发展,结合《新加坡为什么能》一书中谈到的“变通力”,对以实用理性为基础切实加强我党在执政中的变通力做了如下思考:……”
    (11)重庆长寿区人民政府网站2009年1月12日刊登的《<新加坡为什么能>理性执政之我见》的读后感
    (13)2008年9月4日重庆市南岸区政府网站登载南岸新华书店消息:“市委宣传部中心组推荐——新加坡为什么能(上下)。”
    (14)重庆市武进党建网站2009年4月1日发表的《学理论强化武装 重实践打造品牌——区劳动保障局机关党支部举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会》一文说:“为引导广大党员多读书、读好书,汲取精神食粮、拓宽胸襟视野,该局机关党支部特意向全体党员赠送了两套有关学习和思考的书籍。一套《新加坡为什么能》,引导大家对新加坡一党长期执政并保持活力、廉洁进行学习和思考。另一套《开放你的人生》,则开启了一场意义深远的人生价值讨论,激励广大党员冲破封闭的思想囚笼,敢于解放自己的人生,勇于追求人生的成功。”
    (15)重庆市北碚区三圣镇教管中心总支委员会“2009年中心组学习计划”将本书列为十一本推荐书目之一,排名第二。
    (16)重庆长寿政府门户网2008年12月2日刊登的《公安开展“九个一”主题活动》“‘每个民警要精读两本推荐书目,在全局进行民主评议党员的座谈讨论活动……’近日,区公安局在全局开展以“九个一”为重点的主题教育活动。……向全局民警推荐《忠诚胜于能力》、《新加坡为什么能》两本书,以增强队伍凝聚力、向心力。”
    (17)重庆长寿政府门户网2009年2月8日刊登《强人执政:实事求是的选择——<新加坡为什么能?>读后感言》。
    (18)重庆长寿政府门户网2009年2月1日刊登《贤能执政:人治与法治的有机结合——<新加坡为什么能?>读后感言》。
    (19)2009年1月14日重庆《长寿报》刊登《讲道理 看结果——也说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理性执政》一文的读后感。
    (20)重庆长寿政府门户网2009年3月5日刊登《和谐社会从“心”开始——<新加坡为什么能?>读后感言》。
    (21)重庆长寿政府门户网2009年2月3日刊登《维护权威的神圣 保障法治的严肃——读<新加坡为什么能?>有感》。
    (22)重庆市长寿网2009年1月7日发表书评《一本破译“新加坡密码”的书——<新加坡为什么能>》。
    (23)2008年10月23日《重庆商报》发表的《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市》一文说:“《新加坡为什么能》告诉我们:城市规划、建设必须得把人放在首位。因为,城市是为这个城市的人服务的,城市的每一个细胞都是为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人服务的。”
    (24)重庆长寿网发表《经济优先奠定和谐物质基础》读后感。
 
    2.深圳市反响:在2007年底到2008年上半年的学习、叫板新加坡活动和2008年下半年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两度成为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热门读物。许多领导干部和宣传部门推荐阅读本书,邀请吕元礼举办“新加坡为什么能”讲座,各种媒体采访报道,为深圳学习新加坡、叫板新加坡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供理论推力。
    (1)2008年11月26日《深圳商报》发表的《领导干部要做好表率敢抓敢管》一文说:“全区52个单位从10月17日开始,分别开展了‘读一天’活动,参加人数达2934人次。……区委书记陈志华为大家推荐了《新加坡为什么能》这套书。”12月2日《深圳商报》发表的《重实践 破难题 建机制》一文说:“在‘读一天’活动中,区委主要领导为处级以上干部推荐了《新加坡为什么能》这套书,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开展交流讨论,累计撰写心得体会1000多篇。”
    (2)2008年6月27日《南方日报》发表的《创新思路抓责任落实信息服务促监督管理 宝安区人口计生局着力完善人口计生责任体系》一文说:“区人口计生局主要负责人还向全局工作人员推荐了《新加坡为什么能》、《责任胜于能力》等书籍,并亲自出题目,组织全局党员干部谈学习体会,查摆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工作建议。全局党员干部撰写学习体会29篇,提工作建议11条。” 2008年7月11日《南方日报》发表的《打起十二分精神投入百分百精力 力推平安和谐繁荣优美宝安建设》一文也作了相关报道。
    (3)深圳农业信息网2008年11月18日刊登的深农学组办【2008】10号“关于推荐阅读《新加坡为什么能》一书的通知”说:“为了进一步扩宽视野,丰富学习内容,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党组书记、局长赖志平同志向全局系统广大党员干部推荐阅读《新加坡为什么能》一书。”“该书对我市都市农业科学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请各单位、各处室组织引导党员干部认真阅读学习,从中发掘出对本单位本部门科学发展有指导和借鉴意义的经验,并积极撰写读书心得报送局学习实践办。为了尽快组织开展学习,局学习实践办将统一征订,所需费用由各单位负责。”
    (4)深圳农业信息网2008年11月18日刊登的“深圳市农林渔业局(海洋局)深入学习时间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工作总结”中说:“赖志平局长向全局党员干部推荐阅读《新加坡为什么能》一书,实际受书人数389人,丰富了学习内容”
    (5)深圳宝安区职业能力开发局网站2008年10月30日刊登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简报”第5期《学新加坡经验提升党员服务群众意识》一文说:“10月29日,……区职业能力开发局邀请吕元礼教授举办主题为‘从科学发展观角度看新加坡为什么能’的专题讲座,……讲座结束后,区指导检查小组布置各单位回去集中学习吕教授的著作《新加坡为什么能》,并撰写读书笔记,认真学习新加坡公务员的务实和为民作风,并自觉应用到日常言行中去。”
    (6)深圳市卫生局深卫会【2008】28号“关于举办深圳市卫生系统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的通知”说:“培训内容主要有:1、坚持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新加坡为什么能》的启示;……”
    (7)深圳宝安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及机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总结”(2008年11月14日)中说:“为落实好‘读一天’,我们除即时印发上级要求必读的各类文件和资料外,还给全体党员干部购买了《新加坡为什么能》等书籍,为大家积极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8)深圳市委党校举办的深圳市“2007年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第三阶段教学安排表”将本书上卷列为“阅读指定书目”。
    (9)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机关服务中心网站刊登的“机关服务中心廉政文化讲坛第八期——推荐书目《新加坡为什么能》”将本书推荐给党员干部阅读,并对该书加以介绍。
    (10)深圳福田区邀请吕元礼为区两级中心组举办“新加坡为什么能”第一、二讲,讲座内容在中共福田区委宣传部2008年第4期《学习参考》刊登,大约500人参加了讲座,讲座时给每个听课人员发送了本书。
    (11)“深圳宝安区民政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工作小结”说:“购买了《新加坡为什么能》发给党员阅读。”
    (12)“深圳市建设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简报”第七期发表的《学习实践活动掀高潮  扎实推进出成效》一文说:“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高度重视学习实践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在“一把手”推荐一本好书活动。高泉站长推荐了《新加坡为什么能》。”
    (13)深圳新闻网2008年12月22日刊登的《深圳市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情况简报第70期》说:“市城管局党委围绕深化学习、深化认识、深化调研‘三个深化’,努力把学习调研引向深入,引向解决实际问题。一是加大‘两个量’深化学习。加大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在学好必读书目的同时,由局领导向全局党员干部推荐书籍《新加坡为什么能》,并在“清风伴我好读书”活动中推荐了《改革政府》、《公务员视点》等系列书籍。”
    (14)2008年11月25日深圳新闻网刊登的《市城管局 “三个深化”把学习调研引向深入》说“在学好必读书目的同时,由局领导向全局党员干部推荐书籍《新加坡为什么能》。”
    (15)中共深圳市南山区委党校网站2008年5月25日刊登《从新加坡政府看中国共产党——读<新加坡为什么能>有感》。
 
 
    3.广州市反响:在汪洋书记要敢于“跟新加坡叫板”的要求下,广州开展了大规模的学习、借鉴新加坡的活动。本书被广州一些部门、区推荐为党政干部理论学习热门读物。
    (1)广州市政府门户网站2008年11月06日发表的《黄浦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暨黄埔讲坛第五期开讲》说:“《新加坡为什么能》作者……吕元礼教授于11月5日在区青少年宫为区委中心组成员以及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约1500人作了深入浅出的报告。”黄埔信息网2008年12月4日发表的《以学为径,提升能力素质》一文说:“近期,区委书记陈小钢同志推荐党员干部阅读《新加坡为什么能》一书。我们既要读到书本中‘新加坡为什么能’的一面:她的经济奇迹源于廉洁高效、服务民众、以民为本、和谐发展的政治文明。更要在掩卷之后,在遇到发展困局的时候,读到‘我们为什么不能,我们怎样才能?’的一面。” 该区向党员干部大约发送了500本《新加坡为什么能?》一书。
    (2)2009年第3期《南风窗》发表《中国的“新加坡梦”》一文,该文主要内容是对吕元礼有关学习、借鉴新加坡的专访。
    (3)黄埔信息网2008年11月25日发表书评《可供借鏡的和諧政治文明——<新加坡為什麼能>》。
 
    4.珠海市反响:珠海市宣传部购买本书发给市领导作为政治读物,珠海文化大讲堂邀请吕元礼举行演讲,报刊发文介绍。
    (1)2009年4月18日“珠海文化大讲堂”第70讲邀请吕元礼举办“新加坡为什么能”讲座,讲座后举行本书的签名售书仪式。
    (2)珠海特区报、珠江晚报4月19日分别发表题为《新加坡能,珠海也能》和《他读懂了新加坡》的长文,介绍吕元礼撰写本书的经历和“新加坡为什么能”讲座。
 
    5.常州市反响:市委办公厅发文通知听吕元礼以“新加坡为什么能”为题的讲座,发送本书给听讲座的党政干部,使本书成为党政领导干部热门读物,电台、报纸等媒体用大篇幅报道,从而兴起学习、借鉴新加坡热潮。
    (1)中共常州市委向全市党政领导干部推荐阅读本书。2008年12月18日,中共常州市委办公厅发出“关于举办市委中心组专题学习暨龙城讲坛•干部课堂报告会的通知”,特邀吕元礼于19日在市行政中心龙城大厅作“新加坡为什么能”专题报告。通知指出:“会议参加对象”为“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全体领导;市纪委全体领导;市中级法院全体领导;各辖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宣传部长;市各部委办局、公司、直属单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人民团体主要负责人;市级机关部分中层干部”。大约600余人出席了报告会,本书也发到了许多与会者的手中。吕元礼讲座的文字稿将由市委宣传部汇编成册,公开出版。2008年12月20日的《常州日报》发表的《吕元礼细解“新加坡为什么能”》为题,对讲座情况进行了报道;12月21日《常州日报》发表的《新加坡为什么能?》一文,用整整一个版面的篇幅对讲座内容加以报道;12月20日的《常州晚报》发表的《新加坡能,中国如何更能》,对讲座进行了较长篇幅的报道;常州电视台“深度撞击”栏目以“新加坡为什么能”为题,对吕元礼进行了专访。上述报道、专访都同时介绍了本书。例如,“深度撞击”的专访这样说:“可以这样描述吕元礼的特殊际遇:在公众知名度上,吕元礼远不及于丹、易中天这样的学术明星;但是,在中国政府的各级公务员的心目中,他的著作,却被认为参考价值极大。”(专访视频见中国管理培训网)
    (2)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常州海事处网站2009年3月3日刊登的《温暖、健康——常州海事2009年最美好的祝愿》一文说:“在2月26日召开的常州海事处2009年工作会议上,全体职工都得到了一份珍贵的礼物-来自处领导精心准备的两套图书——《新加坡为什么能》和《不生病的智慧》。职工们拿着沉甸甸的礼物,深刻地感觉到处领导对大家的关心。温暖、健康是常州海事对全体职工在2009年里最美好的祝愿。活力、廉洁、健康、和谐,是常州海事2009年共同的心愿,职工们一致表示要珍惜处领导的良苦用心,认真学习两套图书,在思想修养和身体健康方面为海事建设提供坚强保证。”
    (3)常州武进党建网站2009年4月1日刊登的《学理论强化武装  重实践打造品牌——区劳动保障局机关党支部举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会》一文中说:“为引导广大党员多读书、读好书,汲取精神食粮、拓宽胸襟视野,该局机关党支部特意向全体党员赠送了两套有关学习和思考的书籍。一套《新加坡为什么能》,引导大家对新加坡一党长期执政并保持活力、廉洁进行学习和思考。另一套《开放你的人生》,……”
    (4)中国武进网刊登武体发【2009】16号《武进区体育局关于开展“四个一”读书活动的方案》将本书列为“武进区体育局选读书籍推荐目录”(共推荐12本书)。
 
    6.无锡市反响:中共无锡市委宣传部推荐党政干部阅读本书。
    (1)无锡市南长区人民政府信息网刊登的中共无锡市南长区委宣传部(南宣)2007年12月7日的“关于在我区党员干部中开展‘学习十七大精神 构建和谐南长’读书活动的通知”:“根据市委宣传部工作精神,要求全区党员干部必读党的十七大报告、党的十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党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等理论学习读本的同时,为进一步拓宽党员干部的眼界,推荐《新加坡为什么能》(深圳大学吕元礼教授著)、《从清华园到未名湖》(任彦申著)等书,请各单位利用中心组学习和政治学习日时间,组织认真学习,结合实际研讨交流,同时欢迎全区党员干部在读书活动中,积极投稿参加读后感征文活动。”(另见江苏省无锡清扬实验小学网站2007年12月4日刊登的“第十八周学校工作安排”附件)
    (2)无锡教育网刊登的《教育学院附属实验中学积极开展“学习十七大”主题活动》的报道中说:“学校在新年伊始,向每一位教职工赠送书籍,要求干部、党员必须认真通读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党的十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等,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还必须结合工作实际,选读《新加坡为什么能》、《走近最理想的教育》等。”
    (3)无锡市南长教育网2008年3月26日刊登《扬名街道举办2008年度党员干部培训班》的报道中说,[2008]4号《扬名街道关于认真开展2008年度党员干部集中轮训工作的意见》“要求每一位党员干部具体要自学新《党章》、《新加坡为什么能》、《从清华园到未名湖》”。
    (4)江苏机关党建网站刊登的无锡市南长区机关工委的《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一文中说:“今年我们结合年度工作任务,组织开展大规模的读书活动,购买了《新加坡为什么能》、《野蛮生长》等书籍发到全区科级干部手中,大兴崇尚学习之风,引领高雅情趣,人人撰写心得体会,通过会议、座谈和内网等形式交流,陶冶了情操,提高了道德修养。”
    (5)无锡南长区政府网站2008年1月14日刊登的《正文启事》说:“根据市委宣传部工作精神,要求全区党员干部必读党的十七大报告、党的十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党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等理论学习读本的同时,为进一步拓宽党员干部的眼界,推荐《新加坡为什么能》(深圳大学吕元礼教授著)、《从清华园到未名湖》(任彦申著)等书,请各单位利用中心组学习和政治学习日时间,组织认真学习,结合实际研讨交流,同时欢迎全区党员干部在读书活动中,积极投稿参加读后感征文活动。”
 
    7.江苏淮安市反响:江苏淮安青浦区政府门户网站(青浦区安监局)刊登的“读书班供借阅图书目录”、淮安青浦党风廉政网2008年3月31日刊登的“青浦区科学发展与反腐倡廉建设读书班供借阅图书目录”,将本书列入。
 
    8.上海市反响: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邀请吕元礼前去举办新加坡经验讲座,一些区将本书作为政治学习的推荐读物。
    (1)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邀请吕元礼于2009年4月20日下午为中央机关各部委纪委书记(正厅级)班举办“新加坡廉政建设经验及启示”讲座;上午为“宜兴市党政干部践行科学发展观、提高执政能力”专题研究班举办“新加坡公共管理的经验和启示”的讲座。
    (2)中共上海闵行区委员会党务公开网刊登的“马桥镇人大代表读书会成立”一文说:“镇人大还向读书会成员发放了《让思想冲破牢笼》、《从优秀到卓越》、《新加坡为什么能长期执政》、《反贪行动》、《人大代表》《市长秘书》、《国家天职》、《第三死罪》等书籍,并计划定时召开读书心得交流会。” (填表者注:文中所说的《新加坡为什么能长期执政》实为《新加坡为什么能?》上卷《一党长期执政何以保持活力、廉洁?》)
    (3)上海南汇党建网将本书列为推荐书目。
    (4)上海长宁区《长宁团讯(2008年2月)》开设的“学习园地”将本书列为“推荐书目”。
    (5)中共上海市闵行区委员会党务公开网2008年12月26日刊登的《阅读<新加坡为什么能>有感》一文说:“究竟是什么使得新加坡环境优美、秩序良好、管理高效呢?有幸阅读了《新加坡为什么能》一书使我找到了答案,一是新加坡有一套良好的法治;二是有一套优秀的公务员制度和精英治理制度;三是政府决策的公开和公众参与;四是有良好的公民教育。”
    (6)中共上海市闵行区委员会党务公开网2009年年2月2日刊登《读<新加坡为什么能>(上卷)后感》。
 
    9.昆明市反响:中共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仇和向党政干部推荐本书,市委宣传部、组织部组织党政干部阅读本书,邀请吕元礼赴昆明为党政干部举办讲座,直接推动了昆明举办的大规模的“问计新加坡,谋计新昆明”的活动。
    (1)分别为市四套班子副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寻甸县、官渡区的党员干部进行了为期4天合8个场次的题为“新加坡为什么能”的讲座,每个场次听课人数均达500人以上。2008年5月26日的《昆明日报》发表的《深圳大学吕元礼教授诠释新加坡管理之道》一文对讲座进行了报道。
    (2)2009年1月12日《云南日报》发表的《领跑者的脚步声》一文说:“2008年1至9月,官渡区……购买《次贷危机》、《美国城市管理》、《聚集发展》、《绿色城市:可持续发展指南》、《新加坡为什么能》、《公共管理在宿迁》等学习用书,发给副科以上干部自学。”
    (3)云南寻甸党建网站2008年5月30日刊登的“寻甸县开展第五次领导干部集体学习活动 深圳大学吕元礼教授讲授新加坡公共管理知道”报道了吕元礼在寻甸县所作的“新加坡为什么能”讲座,并介绍了本书。
    (4)2008年8月19日《云南信息报》发表的《在新加坡进行一场头脑风暴》一文(被2008年7月27日的《联合早报》转载)报道了吕元礼在昆明的讲座,说:“以研究新加坡问题著称、今年5月受邀到昆明演讲的深圳大学教授吕元礼则认为,新加坡的国情、政治体制在很多方面与中国相近,新加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党和政府主导力量相较西方社会,比重更大。他说,……”
 
    10.安徽铜陵市反响:市委推荐党政干部阅读本。
    (1)安徽土地网2009年4月2日刊登的“强化学习 指导实践 扎实推进国土资源管理各项工作——铜陵市国土资源局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情况”一文中说:“我局积极响应市委号召,为推进我局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促进县处级领导干部在职自学,从2007年6月份起,我局开展了县处级领导干部读书活动。我局从市里推荐的书目中选择了《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十七大党章修正案学习问答》、《一党长期执政何以保持活力、廉洁?新加坡为什么能》、《和谐社会构建:欧洲的经验与中国的探索》、《论剑?新视野下的中国大战略》5本书作为个人在职自学用书。”
    (2)铜陵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网站2008年3月21日刊登的“关于创建学习型机关的实施意见”一文的附件——“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集体学习)实施计划”要求“学习《沉思录》、《新加坡为什么能?》,确保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及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提升年活动收到实效”。
    (3)铜陵先锋网2008年8月29日刊登的《读<新加坡为什么能>的几点体会》一文说:“最近粗读了组织部推荐的几本书,觉得耳目一新,有不少观点和观察问题的角度都值得去再学习、再研究,其中《新加坡为什么能》(上卷)介绍的新加坡人民行动党1959年执政以来,如何保持活力和廉洁,成效显著,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1.湖南益阳市反响:大通湖区区委书记推荐、党委发文通知学习本书。
    (1)中国大通湖网站2008年12月18日刊登的“中共大通湖区委员会关于开展‘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全民创业’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通知”(大委【2008】6号)说:“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党委(党组)学习中心组成员,要……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参阅《新加坡为什么能》一书。”
    (2)中心组学习网站2008年9月27日刊登的“益阳大通湖区委中心组解放思想专题理论学习综述”一文说,区委书记龚政军指出:“要开展好“六个一”活动,……读好一本书,即《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参阅《新加坡为什么能》。”
    (3)中国大通湖网站2008年12月16日刊登的大通湖区委书记龚政军《在全区“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全民创业”解放思想大讨论动员大会上的讲话》说:“我区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要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全民创业’这个主题,开展好‘六个一’,即组织开展好一个活动,即全民创业;办好一个论坛,即“大通湖解放思想大家谈”;做好一个规划,即大通湖区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办好一个展览,即改革开放30周年成果和建区8年成就展;上好10堂党课;读好一本书,即《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参阅《新加坡为什么能》。”
 
    12.青岛市反响:市直机关工会委员会推荐学习本书。青岛市机关建设网2008年7月10日刊登的“2008年上半年市直机关工会委员会议纪要”说:“抓好理论学习,持续提高创新力。……认真学习《公共部门能力管理》、《新加坡为什么能》、《工会法》、《工会章程》等公共管理和工会业务有关书籍,……”
 
    13.其他网络反响:
    (1)新文网—游走在仕学边缘(http://blog.sina.com.cn/chenxw)2009年4月13日发表书评《新加坡能,中国也能——《新加坡为什么能》评述》。
    (2)愚人文峰网站2008年9月11日刊登的《以家为根促进社会和谐  读<新加坡为什么能>后感》
    (3)网页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 ... 14K 2009-2-19 –刊登的《由<新加坡为什么能>看正态分布》一文说:“《新加坡为什么能》的主题是探讨一党执政的情况下,国家经济不断腾飞发展,执政党却能长期保持活力、廉洁和诚实,揭示了一种融合了东西文化价值观的制度体系和实践行为。本书对李光耀的治国理念和方针做了详实细致的阐述。”
    (4)阿斌博客2009年1月5日刊登的《一本写新加坡政党治国启示的书》一文说:“本书的作者吕元礼是一位中国深圳大学的年轻教授,专门研究国家政党发展情况的,他把新加坡这个小国发展经济背后的支撑原因,从执政党角度作了详细分析,并深入新加坡实地走访人民行动党支部以及国会议员的工作情况,写了这本书。”
    (5)网页wap.tiexue.net/Bbs/ThreadShow.aspx?Thread ... 1K 2009-1-12发表的《如何保证一党执政的公信》一文说:“吕教授今年8月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著《新加坡为什么能?》。揭密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何以保持活力、廉洁?也给予一党执政的国家,如何保证其执政廉洁性以深刻借鉴!”
    (6)搜狐博客的优雅居士的日志2009年2月27日刊登《儒家泛道德性的普世价值 》一文,对本书友所评论。
 
    二、国内图书市场反响:印刷8次,评为“2008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品种”,在各地书城、新华书店畅销书排行榜中6次排名第一,1次排名第二,1次排名第三,2次排名第四。
    1.2007年7月第一版,2007年11月第二版,截止到2009年2月已印刷8次。
    2. 2008年12月,被中国书刊发行协会评为“2008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品种”。
    3.2009年4月16日《珠海特区报》发表的“珠海书城本周最新畅销书榜”,本书排名第一。
    4.2009年4月5日《珠海特区报》发表的“珠海书城本周最新畅销书榜”,本书排名第一。
    5.2009年4月12日《珠海特区报》发表的“珠海书城本周最新畅销书榜”,本书排名第一。
    6. 2008年11月5日《武进日报》刊登的“常州新华书店畅销书排行榜”,本书列为社科类图书排名第一。
    7.2008年3月21日《深圳特区报》刊登的“深圳书城畅销书排行榜(社科类)”,本书排名第一。
    8.2008年10月26日《常州日报》刊登的“常州新华书店畅销书排行榜”,本书列为社科类图书排名第二。
    9.2009年2月14日《常州晚报》刊登的“常州新华书店本月畅销书排行榜”,本书列为社科类图书排名第三。
    10.2009年3月29日《常州日报》刊登的“常州新华书店畅销书排行榜”本书排名第四。
    11.2009年4月8日《武进日报》刊登的“常州新华书店畅销书排行榜”,本书列为社科类图书排名第四。
    12.2008年11月23日《常州日报》刊登“常州新华书店本月社科类畅销书排行榜,本书列为第一。
 
    三、电视、报刊的介绍、评论:
    1. 中国教育电视台《教育人生》栏目2008年下半年播出的吕元礼专访和2009年1月19日《中国教育广播电视报》发表的《吕元礼:诗意盎然的人文教育者》分别介绍了《新加坡为什么能?》。
    2. 2008年3月,香港《亚洲周刊》第22卷第9期发表《中国的新加坡梦呼唤思想大解放》一文,刊登了本书上下两卷的彩色封面,用较大篇幅报道了吕元礼的新加坡研究。
    3.2007年第10期《中国行政管理》和广东行政管理学会网站第94期刊登了原广东省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省行政学院副院长唐代望教授撰写的《独具匠心立论  慧眼识贤作序——评深大吕元礼教授新作<新加坡为什么能?>》一文,文章说:“外国总理为中国学者作序,十分罕见。为何吕教授的新著能产生国际影响,引起新加坡高层如此重视?”文章分析其原因说:“一、立身高处,独辟蹊径。二、洞察细微,立论精辟。三、严谨治学,自成一家。”
    4.香港《经济导报》2008年第9期发表的《新加坡为何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灵感?》一文引用了本书加工整理的李光耀与邓小平的一段对话。
    5.香港《亚洲周刊》发表的《强势中的柔弱与创新》一文介绍了本书加工整理的李光耀与邓小平的一段对话,以及邓小平在1992年对当年李光耀“挑战”的回应。该文也被马来西亚2008年3月2日的《南洋商报》转载。
    6. 2008年1月4日《南方都市报》发表的《安全监管 急需 脱胎换骨》一文引述了本书观点,说:“在新加坡之行中,考察团成员感触最深的,还是在于安监管理的理念。专门研究新加坡政体的深圳大学当代政治研究所教授吕元礼将其总结为:理性执政。他认为这是新加坡之所以“能”的灵魂。这种“理性”带来了“有效”与“效率”。如在考察报告中,总结新加坡安监的特点之一就是“责任明晰,覆盖严密,可操作性强”。也就是吕元礼所说的“实用理性”,制度立足实际,讲求效用,在制度设计上有很大的灵活性,面对现实能改变。这种理性要求制度设计者不要被主义、成见所制约,成为解决现实问题的阻碍。”
    7.2008年7月12日《羊城晚报》发表的《狮城,那些点面俱到的治国经》一文介绍了本书观点说:“新加坡问题专家吕元礼博士认为,新加坡政府的廉洁,是由四个方面共同形成的结果。即:‘以德倡廉,使人不想贪;以俸养廉,使人不必贪;以规固廉,使人不能贪;以法保廉,使人不敢贪。’也就是说,由德、俸、规、法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制度,这才是实现廉洁政府的根本原因。”
    8.2007年第23期《全国新书目》发表的徐佩印撰写的本书书评说:“读完吕元礼著述的《新加坡为什么能》一书,如同走进了一场气势恢弘的该国政治文化博览会,兴之所至,很想表达参观、品后的感悟。……本书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外观而言,都有诸多闪光点,现将其优长择要述之:框架精彩,是其一。图文并茂,是其二。攫取领袖具有感召力的镜头,铺陈阐述,是其三。将中新治国的政治文化进行比较研究,是其四。愿这本有特色、有光彩的好书,能走进实现强国梦的治国者的视野,期待更多人接受新加坡精彩的政治文化的熏陶,用我们更新的理念,勤奋的双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9.2008年4月12日《深圳特区报》发表的《他读懂了新加坡》一文,图文并茂,对本书的写作动机、写作过程和产生小国进行了详尽披露和详细介绍。
    10.2008年1月23日《晶报》发表的《深圳如何向新加坡叫板?》一文,图文并茂,对本书的写作背景、主要内容、现实意义进行了报道、分析。
    11.2007年7月26日《南方都市报》发表的《“我的书总理作序”》一文报道了本书由李显龙总理作序的情况。
    12.深圳电视台、南山电视台播放“新加坡为什么能?——一个学者眼中的新加坡”的专访,
    13.2007年12月7日《蛇口消息报》发表了专访吕元礼的《新加坡能告诉南山什么?》的长篇报道。该文说:“今年7月,吕元礼的国家专项研究课题的结晶——《新加坡为什么能?》正式出版,新著很快引起新、中两地的关注和持续反响。”
    14.2007年第13期《深大青年》发表《他为什么能——访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吕元礼教授》一文从“长期积累,幡然醒悟”、“数年怀胎,佳作面世”、“呱呱落地,备受瞩目”、“有所为而为,还是无所为而为”、“四十而不惑”等五个方面对吕元礼的新加坡研究和本书的撰写进行了深入的报道。
    15. 常州电视台“深度撞击”栏目以“新加坡为什么能”为题,对吕元礼进行了专访,并介绍了本书。
    16.2008年9月4日《深圳特区报》发表的《庆祝深圳大学建校25周年 深大的美丽和朝气让我们陶醉》一文说:“如今,已成为深大最年轻教授之一的吕元礼,在培养研究生的同时笔耕不辍,先后出版各种著作近二十部,潜心钻研华人政治文化和政党政治。去年,他的专著《新加坡为什么能》,用富有洞察力的文字,概括了新加坡的治国方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专门为该书作序并会见了他,足见他在东南亚研究方面的影响!”
    17.2008年1月18日《深圳特区报》发表的《学术校园春华秋实》说:“吕元礼教授独立撰写的《新加坡为什么能?》一书出版后也在国内外引起较大反响。”
    18.2007年12月29日《南方都市报》发表的《水务局考察:深圳市治水尚存四大差距需向新加坡学习》发表了对吕元礼的访谈,文章说:“今年8月份,他完成的《新加坡为什么能?》正式出版,在中国的学术界和新加坡当地产生不小的反响。”
    19.2007年8月22日《深圳特区报》发表的《学者的荣耀就是城市的荣耀》一文说:“‘请大家特别关注一下我们学校的吕元礼教授,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专门为他所着的《新加坡为什么能?》一书作序并会见了他,足见他在东南亚研究方面的影响!’在昨天的展览上,深圳大学校长章必功兴奋地向记者和观众推荐自己学校的学术明星。”
    20.2008年6月28日《深圳特区报》发表的《深圳大学努力建设高水平新型大学》一文说:“深圳大学还受到了国际政治家的关注,……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为学校吕元礼教授研究新加坡专着撰写序言。”
    21.江西人民出版社网站2008年1月10日刊登《新加坡总理在国会发言中盛赞<新加坡为什么能>一书》。
    22.2007年9月4日《深圳特区报》发表的《博观约取厚积薄发》一文说:“积累到相当厚度,创意往往不期而至。犹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荀子•劝学》)。最近,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先生为一本研究新加坡的著作撰写序言,并邀请作者与他的同事访问新加坡,做客总理府。这位作者就是管理学院教授吕元礼博士,这本著作《新加坡为什么“能”》就是他“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的结果。”
    23.2007年9月24日南方都时报发表的《政界学术界齐学新加坡》一文说:“新加坡为什么能?最近一本以此命名的书引起了深圳乃至国内的广泛关注。”
    24.广东社科规划办介绍本书。广东社科规划办网站刊登的《我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引起国内外重大反响》一文说:“我省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加坡一党长期执政的领导方式及其借鉴作用”(批准号:03BZZ011,负责人:吕元礼)最终成果之一——《新加坡为什么能》一书引起了国际、国内重要反响。”
    25.2008年9月3日《中国青年报》发表的《25岁深圳大学风华正茂》一文说:“深圳大学的发展也得到了国际政治家的关注……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为学校吕元礼教授研究新加坡专著撰写序言。”
    26.《管理》第13期发表的《台前幕后之吕元礼老师》。
    27.2008年1月4日《江西日报》发表的《<新加坡为什么能>读后随想》一文说:“新加坡是个创造奇迹的国度,是一条快速飞翔着的小龙。人们非常想了解是什么原因使这个国家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安乐、和谐稳定?《新加坡为什么能》一书,对这一问题作出了科学的解读:经济的振兴源于廉洁高效、服务民众、以民为本、和谐发展的政治文明。”“研究新加坡为什么能,在于探索该国治党治国之道,为中国的政治文明提供借鉴。新加坡处于资本主义世界,该国一党优势下的多党并存局面、反腐倡廉、发展市场经济,以民为本的政权建设格局,倡导公民道德规范,以法治国,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谐社会等诸多领域,都与中国有相通之处。或许我们可以从书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
    28.2008年1月11日《报刊文摘》、2008年1月4日《扬子晚报》、2009年4月12日《书刊报》分别以不同的方式摘录本书引言,同以《邓小平坦应李光耀“挑战”》为题发表。
    29.2007年12月5日,《作家文摘》摘录本书引言,以《邓小平回应李光耀的“挑战”》为题发表。
    30.2009年4月19日珠海特区报发表《新加坡能,珠海也能》的长篇报道,介绍本书和作者同题演讲。
    31.2009年4月19日珠江晚报发表《他读懂了新加坡》、《珠海和新加坡很像 新加坡能珠海也能》的长篇报道,介绍本书和作者的同题演讲。
    32.2008年3月7日刊登的《深圳青年》专栏稿件《深圳还能再来一次思想解放么》一文说“他著有《新加坡为什么能》、《亚洲价值观:新加坡政治的诠释》等多部书籍,在深圳成为热门。”
 
    四、获奖 
    1.2008年10月,被华东地区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图书评选委员会评为第二十二届华东地区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图书评选一等奖;

    2.2008年12月,被中国书刊发行协会评为“2008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品种”。

 

 

回到目录

 
   

 

 
 

中共上海市社会工作委员会举办“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专题培训班

   

    近来,中共上海市社会工作委员会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同志的有关指示精神,正在举办“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专题培训班,主要培训专业从事社会管理工作和上海“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党务工作者。应中共上海市社会工作委员会和中共上海市委党恔的邀请,4月10日下午我所黄卫平教授为该培训班做了题为“城市小区业主委员会的规范发展”的学术报告,总结、分析了业主委员会的发展对建设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以及深圳市在探索党和政府主导下的群众权益维护机制方面的经验。

 

 

回到目录

 
   

 

 
 

汪永成教授顺利通过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结题验收

   

     2009年3月31日,广东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2005年省属院校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的四位学者进行了结题验收。验收报告会由省教育厅科研处王斌伟处长主持,验收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教授、北京工业大学杜修力教授(长江学者、杰青)、华南理工大学秦秀白教授、中山大学陈瑞莲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陈金龙教授、教育部科技司综合处处长高润生组成,全国政协委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顾也力教授参加了会议。报告会上,汪永成教授汇报了受计划资助以来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咨询服务方面基本情况、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受到验收专家的充分肯定,最后以优秀等次通过验收。

    为培养和支持学术基础扎实、具有创新能力和突出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教育部于2004年开始实施“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面向985高校,择优支持4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教师。截至到2008年,共资助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四千多名。广东省高校共入选236名,其中地方高校34名。

 

回到目录

 
   

 

 
 

“第七届中国政府创新论坛:和谐社区与基层党建——南山模式及启示”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2009年3月28-29日,“第七届中国政府创新论坛:和谐社区与基层党建——南山模式及启示”学术研讨会在深圳海景酒店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深圳大学新加坡研究中心共同主办。参加此次会议的有来自中共中央编译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科院、中共中央党校、中组部党建研究所、国家行政学院、天津师范大学等,以及来自《求是内参》、《党建研究内参》、《学习时报》、《理论动态》、《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的专家学者。此外,来自新加坡的国会议员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的学者也参与了此次研讨会。
   与会专家围绕南山区和谐社区建设的实践与启示,南山模式的创新性与扩展性,社区党建、基层民主、地方政府创新等诸多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会议期间,与会者还共同参与了南山区和谐社区创建的调研活动,对南山区和谐社区建设进行了评价。
   与会专家充分肯定,在经济高速发展与社会利益急剧分化的背景下,社区的和谐与安定成为一个十分兼具理论与现实意义的重大问题。南山区在探索社区和谐的治理之道中,进行了富有创新意义的实践,形成了“南山模式”。这一模式可以概括为:把执政党的组织资源嵌入到社区当中,代表民意,整合利益,引领社会;将体制外利益诉求吸纳到体制内释放,实现公民自主参与的有序化;培育社区自治力量和居民参与精神,实现社区建设的自主化;通过创新社区党建与基层民主的路径,从而构建起党和政府主导下的群众权益维护机制。

   南山模式所提供的启示意义在于,在经济增长与社会分化的背景下,探索社会和谐的构建路径,最核心的内涵是畅通群众利益表达的渠道。具体地说,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采取嵌入的方式,让社区里的党员和公职人员这些传统的组织资源,整合和引领民意;通过创新社区党建,发挥社区党组织的利益整合功能;二是吸纳的方式,通过创设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和社情民意恳谈会等形式,将群众利益表达的诉求吸纳到体制中有序表达;三是参与的方式,通过鼓励居民自治和参与社区文化、爱心驿站等活动,培育社区共同意识,发掘社区和谐的民间动力。

 

 

回到目录

 
   

 

 
 

美国国务院地区谈判办公室官员访问我所

 

 

    3月26日上午,经深圳市外办安排,美国国务院地区谈判办公室官员Marc S.Abramson , Nicla S.Ericsson,以及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官员艾福奎、李志峰等访问我所,我所黄卫平教授、谭功荣教授与其就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行政改革和政治发展等有关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市外办工作人员陪同在座。

 

 

回到目录

 
   

 

 
 

张涛教授撰写的论文被《复兴之路——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收录

   

    我所张涛教授撰写的论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成就分析”近日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组编的《复兴之路——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理论研究专集》一书全文收录,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该书主要精选的是,2008年初,教育部以“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为主题,设立的一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委托课题所产生的研究成果,编辑成此书,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张涛教授的论文是我所黄卫平所长主持的教育部课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进程、成就和基本经验研究”的成果之一。

 

回到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