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

Http://ccpri.szu.edu.cn

中国:“谁来办报”?

 
[文章摘自发展论坛,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
 

  文/作者:余飞宇,胡宪玉  
 
  “谁来办报?”其实要说的是“谁来办新闻媒体?”。新闻媒体包括广播、电视、网站、报纸和刊物等,即包括电子媒介和纸质媒介。由于“政治家办报”已家喻户晓,在此就借用“谁来办报?”来代替“谁来办新闻媒体?”。 
 
  一、“政治家办报”不等于“搞政治的人办报” 
  1959年6月,毛泽东同志和吴冷西同志的一次谈话中谈到:“新闻工作,要看是政治家办,还是书生办”,“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而江泽民同志的下面几次讲话则正好说明了“政治家办报”的真实含义: 
  1996年1月2日,江泽民同志在接见解放军报社师以上干部时指出:“最近,中央多次强调,高级干部一定要讲政治,在政治上必须头脑清醒。毫无疑问,在党的新闻工作中同样要强调这个问题,这是新的形势和任务提出的必然要求。毛主席过去讲过:‘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这一指示精神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新闻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宣传、教育、动员人民群众的一种舆论形式,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立场、政治主张、政治观点。……因此,报社的同志,必须讲政治,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具有很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必须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1996年1月24日,他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最近我和《解放军报》社的同志谈话,说到毛泽东同志过去讲过,要政治家办报。我看不光是办报纸,办通讯社、办广播、办电视、办出版社,都要有政治家素质。加强队伍建设,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首先要确保在政治上过得硬。” 
  由此可见,“政治家办报”并不等于“搞政治的人办报”,而是指新闻媒体要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舆论导向,和新闻媒体的从业人员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灵敏的政治头脑。既然“政治家办报”不等于“搞政治的人办报”,那么应该由谁来“办报”呢? 
 
  二、新闻媒体是什么? 
  要搞清楚“谁来办报?”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新闻媒体是什么? 
  在我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闻媒体一开始是作为事业来创办的,它集政治宣传和社会公益于一身,起到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作用。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新闻媒体被推向市场进行产业化改造的今天,新闻媒体的这种喉舌作用并没有本质的改变,即新闻媒体作为社会信息的载体,其所含的公共服务性、社会共享性以及它的政治倾向性等事业性并没有改变。同时新闻媒体所拥有的巨大的和潜在的可经营性资产有其自身的价值,有作为价值转化形成的价格,其产品具有商品的性质,因此新闻媒体又具有产业的性质。既具有事业性又具有产业性,是新闻媒体不同于其他常规产业的特殊性。所以说,新闻媒体是一个集事业性与产业性于一身的特殊行业。 
 
  三、职业经理人办报 
  有人把“政治家办报”等同于“搞政治的人办报”,其实是对“政治家办报”的本意肆意歪曲,其目的是为政客们谋取媒体机构的领导权和利用媒体搞政治投机提供理论依据。当然,搞政治的人不是不可以办报,但是如果搞政治的人不懂得媒体机构的运作规律和特点、不懂得媒体产业的经营之道,即使将新闻媒体当作纯事业来办也不一定能办好。 
  例如,如今时兴给新闻打分计酬。记者甲去采访市委的一个一般会议,他去会场拍了几个镜头,从会议简报上抄摘几句,前后不到一个小时,一条电视新闻就做好了。记者乙去采访一起农民的合法权益被当地乡政府侵犯的事件,他在汽车上颠簸了近两个小时到了农村,在那里明查暗访了两天,吃不好住不好,还要冒摄像机被砸和人被打的危险,才采访到了这条有关“三农”问题的新闻,写稿时既要考虑政策和法律问题,又要考虑政府的形象和社会影响问题,甚至还要考虑自己单位和自身的保护问题,因为如果太多得罪那些土皇帝,他们会利用黑白两道势力给你的单位或个人施加压力。结果该媒体的管理者却给这两条新闻记一样的分酬,而且还特别重视和亲自审看那条会议新闻,看主席台上的那些领导是否都有特写镜头。这就是不了解新闻工作的特点,其后果是无法真正宣传好党的方针和政策,无法管理好媒体机构的人和事。还有一个电视台将电视频道的某个时间段卖给某广告公司,由于该广告公司的广告源不足,电视台就在该时间段里插进自己的节目或广告,半年后,当电视台要求广告公司支付时段费时,广告公司不但不支付,反而还向法院起诉,要求电视台赔偿它的时段费。电视台白白给广告公司放了半年的广告居然还要给广告公司赔钱,谁能想得通?可是广告公司这么做自然有它的法律依据。官司最后到底谁输谁赢暂且不论,由此可以看出媒体的管理者如果不懂得经营之道,将会给国家和集体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搞政治的人办报”往往变成了“政客办报”。“政客办报”的后果是:利用手中的权利大捞个人的政治资本或钱财,内部管理混乱,从业人员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产品质量下降,受众减少,事业发展停滞,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败俱伤。 
  有人说“文人办报”使新闻媒体更具文化性,即更具知识性、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和学术性,能给受众更多的人文关怀,同时“文人办报”使新闻媒体的政治宣传色彩不会太浓,从而使新闻报导更加自由、真实、公正和民主。还说“文人办报”不会像“企业家办报”那样见利忘义,而是重义轻利,在经营上有微利即可,所以能更好地服务于公众和社会,能更好地起到“社会公器”作用。的确,新闻媒体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必须要有高水平的文人参与,才能提高它的文化水准和思想水平,才能成为先进文化的宣传工具。但是,如果办报文人的意识形态不对,即政治立场和舆论导向不对,将会给社会造成混论;如果办报的文人不善经营,将会给新闻媒体机构带来破产之灾。什么有微利即可,靠微利怎么求大发展?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不发展就会被淘汰。即便是被称作“文人办报”的代表,台湾最大的民营报纸《中华时报》的创办人余纪忠先生,其实是一位很有政治头脑和善于经营的报人。看他的手谕:“《中国时报》的使命是政治民主、民族认同、稳定大局”,以“开明、理性、求进步;自由、民主、爱国家”为办报宗旨。其实质已经包含了我们今天所说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余纪忠先生晚年致力于两岸和平统一,坚决反对台独,更是体现了他鲜明的政治主张。 
  提“企业家办报”的人也有,但不多。人们往往把“企业家办报”的特点归结为:重经济效益而不重社会效益,为了经济效益不惜降低媒体的文化水准和思想水平,不惜将新闻媒体庸俗化、彻底商品化和市场化,因此导致媒体的政治立场不坚定,舆论导向混论,低级庸俗的内容多,等等。 
  其实什么是“搞政治的人办报”,什么是“文人办报”,什么是“企业家办报”,是很难定义的。因为搞政治的人可以是文人,文人办企业成功了就成了企业家,企业家是大学或博士毕业的又算不算文人呢?还有文人和企业家都可以去搞政治,所以我觉得这些提法意义不大,我们还是从新闻媒体是什么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出发,来决定应该由“谁来办报”。 
  新闻媒体作为一个特殊产业,承担着政治宣传、文化和社会公共信息的传播以及文化精神产品的扩大再生产任务。媒体产业的资本运作既要遵循一般企业的法律规定,又要恪守其特殊行业的特殊原则。所以办新闻媒体的人,既要有政治家的素质,又要有文人的素养,同时要有企业家管理生产经营的才能和商人的资本运作诀窍。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把握好新闻媒体产业这只航船,使其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乘风破浪,胜利前进。我们不妨把具有这样的才能的人称作媒体行业的职业经理人。说实在的,当今中国并不缺少名记者、名编辑、名制片和名主持人,真正缺少的是懂得媒体产业市场规律和市场营销、能把握住资本运作的产业运营方面的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办报”和“政治家办报”并不矛盾。如今有人提“政治家办报,市场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其实这就是媒体行业职业经理人的工作任务和职业特点。国际上许多传媒机构经过有经验的职业经理人领航后起死回生甚至做大做强的例子比比皆是,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的媒体产业也的确需要职业经理人。 
 
  四、“职业经理人办报”的先决条件 
  首先要弄清楚“职业经理人办报”并不是对“政治家办报”和“文人办报”的否定。我们这里把媒体行业的职业经理人区别于常规产业的企业家,就是因为媒体行业的职业经理人,不仅要象常规产业的企业家或商人那样,要善于媒体产品的生产经营管理和媒体产业的资本运作,而且还要重视媒体的政治倾向和文化意识形态方面的建设,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兼顾,甚至经常还要为了社会效益而不惜牺牲经济效益,而决不能为了经济效益而去牺牲社会效益,因此“职业经理人办报”其实是“政治家办报”、“文人办报”和“企业家办报”优点的综合,而不是否定。 
  其次要调整新闻媒体的资本结构,对新闻媒体进行产业化股份制改造,这是我国媒体行业改革的根本所在。这个问题不解决,我国媒体行业的其他一切改革都将显得无力。只有产业化股份制的媒体产业,才能真正成为媒体行业职业经理人充分施展才能的舞台。 
  其三要健全媒体行业相关的法律制度和行规,使媒体行业的职业经理人在行使自己的职权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和有法保护,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的行政干预。媒体产业作为一个特殊产业,既要遵循一般企业的法律规定,又要恪守其特殊行业的特殊原则。由于媒体产业在我国还刚刚起步,我国对媒体产业的立法还不多,法规也不细,因此对它的行政干预较多。新闻媒体作为一个产业,应该有其长远的发展计划和运作规则,而行政干预是因人而异的。如果行政干预多,使发展计划和运作规则得不到法律和制度应有的保护和约束,这将严重影响其发展计划的持续性和产业运作的规范性。 
  其四要使媒体行业的职业经理人专业化、职业化和非官化。 
  现在大多新闻媒体的领导职位属于政府行政职位,领导者属于政府官员,这对于媒体产业的发展很不利。因为政府官员的流动性比较大,且为官者人生目标往往是再升官,而升官后就不可能再在原来的这个位置上干,所以很难制定出大型的、长线型的和智慧型的投资策略。“职业经理人办报”就是要使媒体行业的领导职位专业化、职业化和非官化,使其和政府官员的行政级别没有必然的联系。也就是说媒体行业的职业经理人是民而不是官,他的发展方向是做大做强媒体产业,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投资者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同时也为自己获得更高的报酬和声望,升官则不是他的职业追求,也和他的职业没有必然的联系。甚至还可以不规定媒体产业职业经理人的退休年龄,这样更有利于他把做强做大媒体产业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事业。这是“职业经理人办报”的好处之一。还有媒体行业职业经理人的非官化,使职业经理人在行使自己的职权时,会以党纪国法为重,而不以行政长官的意志为重,从而使新闻媒体更能起到宣传党的方针、政府的政策和人民的愿望的喉舌作用,同时也更能起到舆论监督作用。这也是“职业经理人办报”的好处之一。 
  即,要使“职业经理人办报”成为现实,一要理清容易搞混的思路,二要提供合适的平台,三要完善“游戏”的规则,四要为其合理定位。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新闻媒体逐步产业化的今天,搞清楚“谁来办报”这个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不搞清楚这个问题,将会严重阻碍新闻媒体产业化改革的进程。在我国,随着文化体制和新闻媒体产业化改革的深入,我相信,“职业经理人办报”的时代很快就会到来。

 


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 Copyright (C) 2004

深圳大学行政楼123、125、127、129

电话:0755-26958062      邮箱:ccpri@szu.edu.cn